2月24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举行的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近日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利用好中央财政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开展海洋能资源调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有关工作;引导央企投入海洋能开发利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海洋能开发利用。
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
《指导意见》提出,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培育打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能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指导意见》在核算资源潜力、科技创新引领、开展试点示范、产业发展环境、开放合作发展五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并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李毅表示,围绕推进落实《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海洋能装备研制应用和迭代升级,为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供坚实装备保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亮表示,中国科学院将围绕落实《指导意见》任务部署,进一步布局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加快开展漂浮式海上风电与波浪能融合发展示范应用,推动“海洋能+”发展模式,将海洋能开发利用打造成为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推进落实《指导意见》,扎实推进试点地区海洋能资源普查,适时在全国沿海地区推广;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和波浪能同场开发,提升海洋资源开发效率。
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同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介绍,2024年,海洋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全国新增审批用海用岛项目4123个、面积26.3万公顷、项目涉及投资额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6.9%和12.3%,有效保障油气、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用海用岛需求。
2024年,海洋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古妩介绍,海洋船舶工业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以修正总吨计,2024年海船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8.2%、50.3%和55.4%。海洋船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效显著,新承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78.5%。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回暖。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43%、10.5%和20%,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
古妩说,自然资源部将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统筹推进海洋开发与保护,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突破,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