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办好 百姓点赞叫好
发布时间:2020-08-11 06:09: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晓冉  点击:319次

漫步黄浦江畔,江风轻拂,芦苇摇曳,水鸟翩翩。市民悠闲散步,游客驻足观赏。

“在这么美的地方散步,格外惬意。”年近九旬的黄宝妹老人曾是上海市国棉十七厂职工,当年工厂就在杨浦滨江。为了“还江于民”,上海聚焦滨江公共空间建设,将生产性、封闭型岸线,转变为生活性、开放型的生态景观岸线。近3500家单位动迁换来的,是两岸贯通45公里的滨江景观带。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上海市委和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解决的“老、小、旧、远”等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生活的美好。

  养老服务增量提质

  “这里油爆虾烧得好,价格实惠,我再带个清炒鸡毛菜回家。”88岁的独居老人张碧云,正在长宁区虹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等开餐,“从家走过来也就七八分钟”。

  虹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栋三层小楼。一楼有助餐点、卫生服务站、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等,二楼是虹桥敬老院,三楼为老年人提供康复运动等日间照料。从最基础的就餐需求,到各种助老服务,进了这栋“家门口的小楼”,基本都能满足。

  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重点建设集日托、全托、助餐、辅具推广、医养结合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让老人就近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晚年生活。目前已建成268家,实现全市街镇全覆盖,成为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一环。

  “为老服务中心设施方便,活动很多,让我感觉生活很丰富,这是我们老年人共同的家啊。”退休老人范根娣说。

  为了实现老有颐养,上海养老服务增量提质。

  96岁的朱阿婆住在静安区彭浦镇远龙公寓4楼,七八年没下过楼,直到去年安装了电梯。“前几年我摔骨折,还是找人用担架才抬下楼。现在天天都能下楼了。”老人开心地说。

  老房加装电梯,是改善市民生活、方便老年人出行的重要民生工作。要办好这件民生实事,难度不小。

  静安区临汾路375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吕文洁,清楚记得加装第一台电梯时的情形:“花了近4年时间协调,整栋楼的居民最终用上了电梯。”而如今,居民区启用、在建、在批的加装电梯有20台,加装比例超过55%。

  从46个审批事项精简至15个,到财政补贴标准由原来每台不超过24万元提升至28万元,再到积极搭建社区协商平台,上海着力优化推进机制、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等,推动电梯加装稳步进行。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已有1124幢房屋通过居民意见征询,其中2019年一年就立项624台,超过往年累计立项总和。加装电梯从单幢推进转变为成片成规模推进。

  托幼服务加快发展

  上海的小学生大多下午3点半放学,而上班族下午五六点才下班,双职工家庭如果没有老人搭把手,就会为接孩子放学发愁。

  “有的找校外培训机构,有的委托给别的家长,有的请钟点工接,为填上这块时间空当,家长们是各出各招。”去年3月,正为“三点半难题”犯愁的沐恬妈妈,收到向阳小学发放的课后看护服务需求征询表,第一时间就签了名,“孩子能在学校待到下午6点,我就安心了。”

  2019年3月,上海市出台规定,明确将小学“晚托班”放学时间延长到下午6点之后,解了家长之难。

  0至3岁幼儿托育服务、3至6岁儿童学前教育、小学生下午3点半后校内课后看护服务——3项服务囊括整个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群体,牵动着每一户家庭,关乎群众幸福指数。

  推动托育服务实现从“多元参与”向“体系构建”的转变,推动学前教育实现从“资源供给”向“内涵提升”的转变,推动校内课后看护服务实现从“有人看护”向“看护得好”转变——上海按照“幼有善育”的更高标准,集中更多力量、下更大功夫,推进3项服务,呵护“祖国的花朵”。

  如今,普惠安全、托幼一体的托育服务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去年,上海新开办托育机构231个、幼儿园37所,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556个。

  更让人欣喜的是,各方关心、共同推进托幼工作的强大合力正在汇聚。

  接孙女放学的王阿姨,回家路上有了新发现——紧邻幼儿园的路上,多了个街心花园:塑胶步道上喷涂标有英文字母的方格,孩子能玩“跳房子”;木制隔离栏嵌有卡通动物头像、黑板和哈哈镜;八仙花、百子莲,各色乔木灌木都标注了植物名称……“离家几分钟的路程就有这么漂亮的小公园,真是太好了。”

  老旧小区改造提速

  吴伟玉在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新泾六村住了20多年,小区动员免费集体改造污水管,她却不想改——因为卫生间几年前刚装修。

  在小区大门口站了半晌,她改了主意。地上放着一截从小区楼房拆下来的污水管,里面有很多污垢铁锈。

  “开始居民不大想换,可拆下的管子摆出来,大家就明白了。”北新泾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生义说。

  思想通了,后续服务也要跟上。施工那几天,一栋楼的厕所淋浴都没法用。57个门洞,都要改造。整整一年,新泾六村居委会干部轮流值守到每天晚上12点,让各家各户到居委会洗漱。换好污水管,再给居民家做好卫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瓷砖,也要尽量找类似的瓷砖贴上去……

  吴伟玉满意了,“下水顺畅了,一抽就咕咕往下走。”张生义也满意,2018年,新泾六村调处各类矛盾63起,其中由于污水管渗漏、堵塞引起的,就有58起。2019年,这类矛盾下降到25起。今年以来为零。

  近年来,上海“留改拆”并举,老旧小区改造提速,多渠道、多途径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家里房子拆了,朱红光天天骑电瓶车跑工地上转悠,“想看着新房子盖起来”。

  58岁的他,在杨浦区武川路222弄生活了半个世纪。房子建于上世纪50年代,砖木结构,人走在地板上吱呀作响。20多平方米的房间,搭上天井,最多时挤了9口人。

  “晚上,门洞里6户人家排队等洗澡。”朱红光苦笑。

  面对居民迫切的改造需求,武川路222弄旧房实行原拆原建、居民原地安置,惠民暖心。

  两年前,朱红光和武川路222弄153户居民一起搬离。房子拆除重建,变成阳光充沛的小高层。这个夏日,居民回来了,满是惊喜,看着白墙上“欢迎回家”几个字,头发花白的朱红光眼眶湿润……

  “以细致的工作、精准的政策、管用的招数,全力以赴打好旧城改造攻坚战。”今年以来,上海旧区改造加速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40万平方米。

  美丽乡村更加宜居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在吴房村住了大半辈子,吴达均怎么也想不到,自家村子变成了美丽乡村……

  上海,也有着广阔的乡村。远离市中心的奉贤区吴房村,盛产黄桃,村民收入并不高。

  变化始于两年前。2018年,上海启动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吴房村入选。

  乡村振兴,关键要靠改革推动。吴房村大胆探索:村委会长期回租老百姓的房子,重新修缮或翻建后再转租给企业,让村里众多闲置的老房子发挥价值。

  老百姓开始不理解:改造村子,为什么还要让我腾出空房子?吴达均站了出来:“我先签。把空着的房子租出去,是好事嘛。”在吴达均的带动下,村民们渐渐动了心:61份合同签约成功,61幢农民房旧貌换新颜。

  村民把空间腾出来,给了小村庄无限的发展可能。修缮村子的设计方、施工方达成共识:“农村还是要有农村的样子。”屋前种两棵果树,屋后留一片菜地,河道还是照旧弯弯曲曲,两岸的树还是立在那里。

  留住村庄韵味,吴房村驶入发展快车道。如今在这方土地上,百姓居住、企业办公、文化旅游等功能融合共生。在村里注册的企业已有55家,以农创文旅、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等行业为主。还引进新“村民”117人,为村子带来新活力:年轻人推出名为“吴房有桃”的农产品及衍生品,让当地的“农业+文创”走出了第一步。

  村民也活跃起来。村里出了名的能干主妇费水仙,竞聘上岗负责半山驿民宿的卫生服务工作。她把几间客房当成自己的家,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学会了手磨咖啡。村里的几十名老桃农,成了黄桃基地的技术骨干。

  如今,吴达均家土地流转、房屋租金、家门口就业等加起来,每年收入增加不少。2019年,吴房村村民租金收入达350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收入180万元。

  积极探索创新,有效释放资源价值,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更加彰显品牌特色,上海郊区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超大城市美丽乡村,更好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乡村更加宜居。

本报记者 曹玲娟 庄俊亭 季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