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厚植科创沃土 育出行业新秀
发布时间:2024-08-13 15:18:5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744次

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生产的浒苔资源化利用直接产品产值达6亿元,同步可撬动上下游20亿元产值。秘诀何在?答案是科技创新。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厚植科创沃土,一批行业新秀加速崛起,创新活力奔涌。

华夏生物研发人员正在进行产品测试。肖玲玲 摄

创新成果打破行业空白

今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上,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测股份)首发的金刚线晶硅切片机等新品一亮相即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光伏硅片切割领域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高测股份创新实力不容小觑。前不久,该公司牵头完成的“单晶硅金刚线切割关键技术与光伏切割装备创新研发”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参与完成的“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测股份还创新推出国内首款高线速碳化硅金刚线切片专机,张力、线速等性能指标优势明显。

在青岛高新区,突破技术壁垒、成果实现“首创”“首套”的企业还有不少。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生物)研发生产的脱细胞羊膜材料产品,在再生医学领域实现国内首创。

华夏生物总经理张美荣介绍,企业创新性地开发了可注射型脱细胞羊膜基质材料,可实现对多种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的修复治疗。“相较于传统的膜片型产品,可注射型脱细胞羊膜基质材料能够精准地输送至特定损伤部位,减少手术操作。目前,我们的‘关节腔注射用脱细胞羊膜基质’产品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Ⅲ类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书,预计2026年年底获批上市。” 张美荣告诉记者。

同样在医疗器械领域开拓创新,泽普(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相关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高端康复机器人产品空白。公司总经理吴昶霖介绍,该系统使用的硬件全部由企业自主研发,配备全球领先的镜像步态技术,并首次在医疗器械中应用力触觉反馈技术,助力下肢障碍患者进行步态训练。

全链条服务护航企业创新

辖区企业频频实现“首创”,得益于青岛高新区完善的创新生态。着眼于企业的创新全过程,青岛高新区以推动“科技-产业”良性循环为重点,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优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日前,落户青岛高新区不足一年的企业快际新云(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中小企业云”,在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赛青岛赛区斩获所在赛道第一名,获得青岛高新区500万元的政府投资基金。

“我们能取得当前的成绩,离不开高新区为我们营造的优质创新创业环境。比如,青岛高新区管委会不仅为我们提供办公场地补贴,还帮助我们对接客户,全方位为我们保驾护航。”该公司总经理邵志伟表示,在青岛高新区的牵线下,企业已对接中国移动算力中心,并收获了几十家意向客户。

为呵护企业的创新热情,青岛高新区不断优化调整科技创新政策,出台《青岛高新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创新端、转化端、服务端给予企业全链条支持,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快技术研发。

青岛高新区还建立起“部门负责人—业务办公室—火炬网格员”立体式、一体化载体及企业对接服务机制。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高级主管伊红强介绍,高新区将27个产业园区的2000余家企业纳入14个网格,网格员常态化深化企业走访调研,以精准把握企业需求。

“今年以来,我们依托网格员走访企业近2200家次,用真情送政策、送理念、送服务,一线收集并解决企业问题近百个。”伊红强说,接下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