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跨过鸭绿江》,塑造了一大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级将领的形象,其中由青年演员赵波饰演的第38军军长梁兴初,尤其被广大观众认可。日前,赵波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聊起当初接拍这个角色时的心情,他激动地说,“梁兴初军长在我心中就是战神一样的存在,能扮演他,是我多年的心愿,这次终于圆梦了”。
接戏时
一听“梁兴初”就爽快答应了
赵波回忆,2020年8月初的一天,自己接到了《跨过鸭绿江》剧组选角导演的电话,想邀请他出演一个角色,不过戏不多,只有40多场戏,并问他:“梁兴初,你知道吗?”
听到“梁兴初”的名字,赵波很兴奋,“我太知道了,2015年我在拍摄电视剧《三八线》的时候,就了解了很多志愿军的故事,第38军和梁兴初就是这个时候走进我的脑海的”。
拍摄《三八线》时,他做了很多功课,“当我了解了第38军和梁兴初的故事后,我被震撼了”。当时,赵波刚刚演完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他在片中饰演刘少奇,是男一号,有1000多场戏。《跨过鸭绿江》的选角导演怕戏少,担心赵波不来,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
后来赵波跟《跨过鸭绿江》的导演董亚春见了一面,赵波这次准备很充分,除了资料外,还谈了自己对志愿军战士这个群体的认识以及对梁兴初的了解。他有点担心导演先入为主,因为自己刚演过刘少奇,会直接让他在片中饰演刘少奇,但见面后发现多虑了。“导演说,他看演员不看演员演过什么,而是看能不能演戏。听到这里,我心里头就特别暖和。”然后导演还说:“赵波的视频我看过,尤其是《共产党人刘少奇》中演得很不错,如果他的时间能行,梁兴初这个角色就是他了。”
拍摄前
充分了解真正的38军历史
赵波之前出演过《三八线》,在当初查史料的时候,赵波看了一部纪录片《断刀》,该片是以志愿军第38军的战斗历程为主线,以小见大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举扭转朝鲜战局的惊险过程。
这部纪录片中的梁兴初给赵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共有四个军投入战斗,一举歼敌15000人,其中38军就歼敌4600人,占了快三分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38军并没有完成彭德怀司令员提前布置的计划”。后来开军级干部总结会的时候,彭德怀跟别的人都握了手,唯独没有跟梁兴初握。后来说着说着,彭老总脾气上来了,一顿臭骂,梁兴初一开始忍着,当后来听到骂38军是“娘娘军”时,忍不住了,反驳了一句。
“看到这里,我特别感动,梁兴初整个过程中唯一说的一句反驳的话,就是说不要骂38军。骂他个人他不反驳,但38军集体的荣誉他要捍卫。”
后来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丁甘如叫梁兴初去吃饭时,偷偷告诉他,彭德怀司令员知道他来找梁兴初,跟他说:“刚才会上我骂得有点狠了,我就这脾气,骂完就得了,下一次作战别气馁。”这时候,梁兴初把烟一掐,说了一句:“气馁?38军不是纸糊的,战场上见。”
这个片段在《跨过鸭绿江》中得到了再现,赵波的表演也非常出彩,成为全片的高光片段。
拍摄前赵波认识了梁兴初的儿子梁晓东,赵波告诉梁晓东,自己可能要出演梁兴初,梁晓东跟他说了一句:“祝贺你,也希望你能成功。”并送给赵波一本母亲任桂兰写的《统领万岁军:梁兴初将军的戎马生涯》的书,这本书跟江拥辉著的《38军在朝鲜》一起,对于赵波了解真正的38军历史,帮助很大。
拍完《跨过鸭绿江》后,赵波见到了梁兴初夫人任桂兰,老太太激动地说,你长得跟我丈夫不太像,但“这个劲儿还挺像我们家老头子的”。
表演中
求“形似”更求“神似”
提起外形,赵波自己也承认,跟梁兴初本人有点差距。梁兴初有一个外号叫“梁大牙”,因为他的门牙特别大。当初表演的时候,化妆师本来要在赵波的门牙上贴上假的大牙,但赵波反复琢磨后,跟导演提出,希望不要用假牙,“如果假牙安得不好,就会有损英雄的形象。”他建议,自己的门牙也不小,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提上唇,说话时把人中缩短”的方式,给人造成门牙显大的印象。此外,化妆师还在他上下颌的门牙上刷了淡淡的黄色。从效果看,也达到了目的。
在塑造梁兴初这个角色时,赵波向导演董亚春提出,自己要紧紧抓住一个字:爱。38军335团团长范天恩是一路跟着梁兴初成长起来的,在解放战争期间就是梁兴初的部下,那时候,梁兴初就问过他的个人婚姻问题,范天恩回答:“革命不胜利,我不考虑个人问题。”等到解放后,梁兴初居然还记得这事,特意给他介绍了对象。范天恩的妻子也姓任,跟梁兴初的妻子任桂兰同姓,外人不知道,以为两人是亲戚,但其实不是。赵波前阵子见到了范天恩的儿子,后者证实了这件事。“这件事就能看出梁兴初的人格魅力和对部下的真心关怀,他不是一直都不苟言笑和严肃的,他的内心装着对战士们满满的爱。38军上万将士在第二次战役中打得非常漂亮,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是因为他们真心维护38军的荣誉。”
此外,赵波还抓住了梁兴初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倔。“他是打铁出身的,但后来却成为了铁打的将军。有一次子弹从左脸颊穿过去,从后脑穿出来,穿透了居然还坚持指挥战斗,太不可思议了。”本报记者 王金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