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缘何在短剧市场风生水起
发布时间:2024-10-21 20:13: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742次

节奏明快,短小精悍,剧情跌宕起伏……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流行和受众观看习惯的变化,一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的网络微短剧逐渐走红,并呈现出持续攀升态势。

陕西西安作为新晋的“短剧之都”,2023年全国微短剧中超60%出自西安,爆款产品中,八成由西安团队承制。9月23日,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活动“丝路繁星”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汇聚了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精英,在对当前微短剧产业发展成果集中展示的同时,还对微短剧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索。

敏锐捕捉微短剧新风口

2022年,西安抢先涉足“短剧市场”,多数从业者和相关公司入局,他们敏锐地捕捉到网络短剧这个新赛道,一小批手握资源的本地导演及剧组开始试探性地创作,经历了从“拍拍看,有个事干”到“可以继续干下去”的转变,也成为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

同时,西安本地的都市生活短剧栏目《都市碎戏》《狼人虎剧》等,为短剧提供了大量的演员资源,能满足大部分西安承制方的拍摄需求。在微短剧大火之后,许多“一站式”的短剧拍摄场地在西安大量出现,提高了剧组的专场效率,也为西安微短剧拍摄的产业链完成奠定了基础。

目前,微短剧市场规模发展迅猛,去年达到373亿元,今年预计将达到500亿元,且很快会超过千亿元规模。西安在全国微短剧市场中,制作数量、质量都名列前茅,西安格物千帆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表示:“微短剧行业内的‘单日消耗日榜’可以说是行业内的风向标,就当前来看,西安制作的微短剧上榜率能保持在30%~40%,这说明在微短剧制作方面,西安依然是头部城市。”

扶持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微短剧在爆火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和隐忧,如题材单一、模式单一、产业配套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现在的微短剧正处在迭代升级阶段,需要尽快走出“同质化”“套路化”,摆脱投流广告依赖。同时,还可借助XR、AI等人工智能工具,减轻人力依赖。

“作为短剧承制方,我们希望相关政策能早点出台。”李强表示,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微短剧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质量。对此,在9月23日的大会上,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了《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微短剧产业发展进行多方面支持助力。

“除了精良专业的制作,我们还在向产业上下游探索。”西安曲江新区入驻企业、也是承制微短剧头部企业之一的西安木牛流马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楠说,上游剧本内容端,今年在行业里受到热议,优秀的剧本、新颖的故事在当下市场越来越紧俏。西安本身就有较大的编剧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在这方面潜力巨大,有很好的开发价值。至于下游发行端,由于短剧行业是高度依托手机互联网行业的,所以在东南地区较为集中,但依托西安庞大的产业群体支撑,做近水楼台、水到渠成之举,或有奇功。

作为“文学重镇”的西安,在微短剧制作的编剧行业有优势,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申大鹏表示:“作为新型文化业态,网络微短剧在几年内实现井喷式增长,我们协会将会组织和带动网络作家从事微短剧剧本创作工作,并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以便更多的网络作家能够参与进来,为微短剧剧本贡献力量。”

跨界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6月,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落户西安交通大学,并发布微短剧传播与应用评测体系“繁星指数”。该指数以“微短剧+”为开端,用可测量的效果数据与指标体系,反映微短剧赋能社会经济生活的切实效果,推出案例推优、作品评议、智库报告、国际交流、高端培训五个方面应用,并建立专门传播矩阵,持续发布评测结果,从而加速推动微短剧驶向专业化、精品化的快车道。

9月23日的大会发布了“繁星指数”首个评测成果,包含“十大文旅微短剧”和“十大文旅知名度提升榜”两项推优。由陕西推送的《恋恋小食光》荣获两项荣誉,该剧以“风味陕西”美食综艺为引线,串联起当下美食主播、直播带货等流量关键词,让众多网友跟着镜头完成了对陕西旅游的初体验。而这些入围的微短剧,毫无疑问是行业内的风向标。

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视听形态,微短剧更加注重场景的视觉冲击力和地域文化凸显,这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文旅融合的最佳载体。对于微短剧创作者来说,讲述富有地方风情和文化意涵的故事成为新的课题。微短剧作为视听作品,在内容叙事上和当地产品相互辉映,可成为文旅融合的闪亮名片。

2024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将在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相关作品。早在2023年4月,短剧“繁星计划”第一期在西安举办,就吸引了大批创作者,并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后经过一年的发展,该计划中有4部微短剧先后上线播出,2部待播剧也成功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短剧‘繁星计划’第二期将不断尝试和探索‘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可能,促进微短剧供需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商业品牌+短剧融合消费新业态。”曲江影视集团副总经理李双表示。(记者 张哲浩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