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桐柏驻村第一书记刘端:“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发布时间:2020-07-06 05:55:00  来源:市场报网络版  作者:杨晓冉  点击:264次

仲夏时节,走进有着桐柏西部“小西藏”之称的程湾镇苏扒村,犹如走进东晋文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白墙灰瓦的民居依山而建,玉带式的公路连接到每家每户,绿树环绕的文化广场笑语阵阵,漫山遍野的茶园青翠欲滴,香菇大棚、沙红桃基地随处可见......

苏扒村的群众说:“多亏了市里来的刘书记,短短时间就让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山里人也慢慢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村民们称赞的“刘书记”,就是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派驻苏扒村第一书记刘端。

image.png

图为刘端(左二)在贫困群众家中走访

 

“只有吃透村情民情,扎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干起工作来才会得心应手”

2019年7月,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决定抽调精兵强将到桐柏县苏扒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我在部队历练过,自小又在农村长大,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请组织相信我,我能带好一个村!”时任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产业发展科副科长的刘端主动请缨奔赴距市区100余公里开外的苏扒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苏扒村位于程湾镇西北12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是该镇唯一的贫困村,全村14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村散落在方圆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远的尖山沟组离村部10公里,步行需半天时间。

image.png

图为刘端(左一)在村头走访群众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刘端深深地知道,农村工作繁琐而细致,只有吃透村情民情,扎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干起工作来才会得心应手。说干就干!吃透村情是第一步,上任伊始,他脱掉了以往的皮鞋,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冒着酷暑,靠着一辆“小铁驴”,爬坡过岗、走村入户,短短半个月时间,他的足迹踏遍了村子里的角角落落。

刘端经常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记录着村子里107户贫困户的情况。在他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本上,详细地记录着每天的走访情况:谁家有几个学生,教育补贴是否到位;谁家有几个病人,办理的慢性病卡是否使用;谁家有待业在家的青壮年人,需要及时安排外出就业等等,他都一一用笔记下,也记在心上,争取不漏一人。

image.png

图为刘端(左一)在田间地头与群众话家常、议收入

“戴着眼镜,外表斯文,说着一口南阳话的刘书记,在不长的时间里,可给我们办了不少事!”这是苏扒村村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只要是群众的事,刘端是“有求必应”。白马冲组村民程振明夫妻俩年事已高,妻子曾献华因病身体落下残疾,走路需要双拐,刘端积极为老人申请轮椅、护具等保障措施;同时还为他家争取低保,进行社会兜底保障,没事就找两位老人话家常,帮助老人收拾院落,打理菜园,天冷了,又给他送去棉被、米、面等物品,还嘱咐其亲戚抽空多去看看老人家。

椿西组村民梁士顺几年前离异,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平时又当爹又当妈,长期的劳累加上生活不规律,让他的身体早早就患上了关节炎等慢性病,不能干重活,一家三口的生活举步维艰。刘端得知他家的情况后,经常往他家里跑,为他进行家庭规划,设身处地地为他家解决困难;还对接上级部门对他家的几间房屋进行了重建,协调周围矿山对入户道路进行了硬化,帮他家安装上了自来水。同时考虑到他身体不能干重活的实际,帮他联系了工厂保安的工作。在刘端的帮扶下,梁士顺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他逢人就说:“刘书记没有官架子,设身处地为俺办实事,解难题,俺家能有今天,多亏了他!”

 

“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村干部就是群众的‘勤务员’,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看,群众才会信任咱”

一枝一叶总关情,百姓利益无小事。刘端常对村两委干部说:“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当村干部就是群众的‘勤务员’,为百姓跑腿服务是咱的职责,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看,群众才会信任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入户走访期间,碰到谁家有困难,他就主动走上前去帮忙:帮群众提水浇菜、打扫房梁、清理院落是常有的事。

去年秋天,刘端到苏扒组走访,在返回村部途中看到身患残疾的程振仨、郑本芬夫妻俩人正在门前秧田吃力地收割水稻,刘端实在看不下去了,很多年没干过农活的他,当即就把老人叫出秧田,脱掉鞋子,挽起裤脚,跳进了稻田里上前帮忙收割,忍着饥饿帮老人把二分多田的稻谷收割完才回村部。这让老两口感动得直抹眼泪,双手紧紧拉着刘端的手谢个不停。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端和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村里大事小事都喜欢找他,每当这时,刘端都会一一想办法落实解决。用苏扒组贫困户程新合的话说:“刘书记是专门为解决问题而来的。”

今年春节前后,一场新冠肺炎突如其来。正在南阳家中陪父母过节的刘端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后,匆匆地告别妻儿和年迈的父母。从大年初四开始,他扎进村里一驻就是44天,期间没回一趟家。进村后,他立即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召集各组组长、所有在家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分组挨家挨户对春节前返乡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对13名武汉及湖北返乡人员进行登记上报。

他凡事以身作则,带头参与村防控卡点值班,把私家车改装成宣传车辆,穿梭各个自然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生活、就医用药需求,充当群众的“跑腿员”和“带货员”。现年80多岁高龄的刘桂芝老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刘端得知老人因疫情不能外出,家中断药的情况后,当即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自掏腰包帮助老人购买药物,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image.png

刘端(左一)在贫困户刘可发羊圈前交流养羊技术,帮助分析市场行情

 

“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应该齐头并进,富钱袋和富脑袋同等重要!”

闭塞的大山禁锢了百姓的思维,刘端经过充分的入户走访发现,苏扒的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生活习惯较差,院子里柴草乱堆,污水乱倒,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低,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中,经常有贫困户问他“什么时间发钱”、“什么时间给俺修房子”等等话题。

面对这些情况,作为第一书记的刘端,深深地认识到“精神生活应该与物质生活齐头并进,富钱袋和富脑袋同等重要!”他立足单位优势,大力开展健康扶贫,解决群众因病致贫问题。

他先后组织南阳市中医院、张仲景医院等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进村入户开展巡诊、上门问诊活动,捐赠药品、艾灸器具等价值万余元,为村中群众发放膏药1000贴。贫困户梁勋兰腿脚不便,患有风湿等长期慢性病,刘端带着市中医院的专家们主动上门问诊,对老人进行针灸治疗,使困扰老人十多年的风湿病得以好转。

他还建立爱心超市,设立“红黑榜”,表先促后,激发内生动力。采用积分制对主动宣讲政策、户容户貌整洁、身残志坚等模范典型进行物质奖励,把爱心超市、公益岗、贫困户治理环境卫生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贫困户整理户容户貌的积极性,群众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此外,他完善村文化中心建设,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原有村综合性文化中心的建设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通过设计和装饰乡村大舞台背景墙,增设中医药特色文化宣传栏,完善村文化宣传阵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阵地。

抓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大力引导群众发展茶、菌、桃、红薯等富民产业。新发展茶园200亩,依托桐柏丹峰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到户增收委托经营模式鼓励贫困户加盟,签订三年带贫协议,每年为全村23户贫困户每户分红500元。组织建立了食用菌扶贫就业基地,依托润泽农林有限公司与全村10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产业带贫协议,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分红不低于500元,实现食用菌产业全覆盖。通过算账对比,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沙红桃产业,村民刘可发过去种桃20亩,刘端结合该组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利用价值不高等实际,说服他租用闲置的30亩土地扩大沙红桃种植面积。通过产业培育,确保苏扒村每户群众户户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切实增强脱贫群众增收后劲。

漫漫扶贫路,殷殷爱民情。如今的苏扒村,在市派第一书记刘端的带领下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昔日的贫困山乡今日村组道路干净整洁,生态田园风光锦绣,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文化广场歌声悠扬,山乡群众都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郭梦基 杜福建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