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遗“热”起来 农民富起来
发布时间:2024-07-31 16:51:3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427次

  前不久,一则关于《红河哈尼梯田元阳遗产区稻作农业补贴办法(试行)》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公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涉及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是拥有1300多年历史、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创造出的一种世界罕见的农业文化景观,也是我国山区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千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农耕魅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勤劳、质朴的哈尼族人。

  在这里,传承了千年的红米种子依旧保留着香甜的味道,木刻分水的创造仍然显露着祖先的智慧,精耕细作是人们与梯田最深入的交流。

  这些古老的传承,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与启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的具象;哈尼梯田所承载的农耕文化是一笔既要保护好又要传承好、利用好的宝贵财富。

  不过,想要书写好哈尼梯田保护、传承、利用这篇文章,并非易事。自2010年“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一员”,作为遗产核心区之一的元阳县就在不遗余力地挖掘哈尼梯田的传统农业价值,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创新方式,加快转型发展,以实现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协调迈进,让农遗真正“热”起来,农民富起来。

  动真、碰硬让梯田永葆活力

  在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平均每年分别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17.07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01.67万元,惠及群众22124人;每年投入资金355.8万元,安排公益性岗位(保洁员)593个,对村庄人居环境实行常态化管护;每年投入资金519.8万元,安排公益性岗位(护林员)618个,对森林实行常态化保护……

  近十年来真金白银的投入,在提升遗产地农民获得感的同时,更是为了能让哈尼梯田永葆生机与活力。

  要让“农味”更浓,抓粮是基础。《红河哈尼梯田元阳遗产区稻作农业补贴办法(试行)》将为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遗产区范围内合法耕地上的水稻实际生产者,包括承包农户和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企业等土地流入方实施补贴。

  补贴资金的来源,一部分是由红河州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拿出上一年在哈尼梯田旅游项目门票收入的30%,剩余的70%部分则由红河州级年度哈尼梯田保护专项资金和元阳县人民政府各承担50%。

  创新举措,一直都是元阳县委、县政府努力的方向。此次出台的《办法》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当地水稻种植农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纷纷表示,这个补贴是大家对长期坚持水稻种植的奖励,是对今后继续种好水稻的激励,同时也是对大家更好地保护梯田的鼓励。

  元阳县县长、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主任慕明军坦言:“稻作农业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水稻实际生产者,是保持梯田面积稳定、推动哈尼梯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

  其实,对于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利用,元阳县一直都坚持动真与碰硬结合。元阳县按照红河州出台的《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元阳县大抓哈尼梯田保护利用行动计划》,成立指挥部,厘清工作清单,推行“点对点”负责制和分片包保制,31位县处级领导69家县级部门实行挂图作战。

  同时,元阳县还采取“实地巡查+数字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巡查监测,组织各级干部入村开展普法宣传,实现遗产区18个村委会82个自然村普法宣传全覆盖;对遗产区内“两违”建筑情况下发违章整改通知书165份,依法拆除“两违”建筑4600多平方米,全力守护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

  守好、用好梯田“软实力”

  说起元阳哈尼梯田,你一定会先想到它的旖旎风光,或是云雾缭绕间透出的一块块“镜面”,或是丰收时节一层又一层金黄……其实,当你真正了解哈尼梯田的农耕文化以及它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后,才会对这片梯田理解得深刻。

  这先要从元阳哈尼梯田至今仍保留着的精耕细作稻作技术体系说起,三犁三耙、夏秋种稻、冬春涵水、稻鱼鸭共生、水分配系统等等,每一样都泛着历史与智慧的光芒,以及其水稻品种多样性和其他天然物种多样性的保持机制,都对全球农业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

  除了这些“硬条件”,元阳哈尼梯田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

  远处传来哈尼古歌的悠扬旋律,美丽动人的哈尼族姑娘们身着盛装,用甜美的嗓音唱起《栽秧山歌》,年轻力壮的哈尼小伙儿则肩挑青翠的秧苗,在梯田的田埂上穿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耕画卷。这正是元阳哈尼族村寨在梯田里“开秧门”的场景。

  “开秧门”是元阳哈尼族村寨迎接播种的一种传统仪式,通常在临近春耕的阴历三月举行。当天,哈尼族中的长者会带领村寨中的大大小小,一同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由德高望重且富有生产经验的长者栽下第一丛秧苗。

  古朴仪式记录着元阳哈尼梯田厚重的、不断生长的农耕文化。当然,还有被称为哈尼族农业生产“教科书”的“哈尼四季生产调”,浓缩了哈尼族人对自然规律的质朴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农耕文化,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元阳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思路与方式,坚决守好、用好哈尼梯田这些“软实力”。

  为此,元阳县专门建立了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和传习馆,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并重点扶持了1支歌舞团、20支农耕文艺队和16名“最美护田人”,确保了哈尼梯田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使哈尼梯田的独特魅力得以广泛传播。

  此外,元阳县还在哈尼梯田区域内的38所学校,推进乐作舞进校园活动,目前已有1.6万余名学生参与传承哈尼梯田农耕文化;创作文化影视产品,拍摄网络大电影《梯田姐妹》,创作《梯田行》《快乐小哈尼》《哈尼恋歌》等歌曲,让哈尼梯田文化以多样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元阳哈尼梯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徐忠亮说:“我们还通过举办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等活动,放大哈尼梯田影响力;通过与中山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大学等高校建立校地合作,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建立哈尼梯田遗产区保护利用专家库,进一步用好元阳资源优势、哈尼梯田保护成果。”

  在转型中拓宽产业富农路径

  元阳哈尼梯田要实现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单单依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转型,实现自我造血。要实现自我造血,就必须在原有的传统种养业和农文旅融合的基础上,延伸出更多的新业态,并促进新业态实现高价值,同时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更大的空间。

  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阿者科计划”无疑是最成功的。阿者科村地处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是传统古村落,也是曾经的贫困村。2018年,中山大学开始对阿者科村开展帮扶工作,并与元阳县共同编制了“阿者科计划”,通过盘活资源,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一番实践下来,村里的梯田、传统的长街宴,甚至村民们居住的“蘑菇房”都变成了可以赚钱的旅游资源。自2019年以来,阿者科村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9.52万元,共举行10次旅游发展分红大会,累计分红233.25万元,户均分红达35886元。

  如今,“阿者科计划”已经升级为“阿者科经验”。借鉴这一经验,元阳县成立全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农耕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资源,加快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精心打造旅游小镇。目前,已在多个村寨植入旅游业态,让这里的群众也能吃上“旅游饭”。

  徐忠亮告诉记者,几年来,元阳县已累计发展乡村客栈267家,实现经营收入3000余万元,带动就业5500余人。2024年1月投入运营的哈尼家宴项目,将哈尼古歌与哈尼长街宴转化为常态化运营的文化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69.8万元,接待国内外游客8100余人,成为游客和网红打卡的热门地。

  旅游热起来,作为起到支撑作用的传统种养也得跟上发展的步伐。对此,元阳县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综合种养示范4.52万亩,辐射带动13万亩,涉及农户近4万户,示范区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同时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红米酒、红米糊、红米饼、红米茶、梯田鱼、梯田鸭蛋等系列产品;开发民族刺绣、哈尼竹编、民族银饰等工艺产品,直接带动3.9万名群众增收,让1.8万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元阳哈尼梯田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直观的便是增收的数据:梯田遗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3928元增长到2023年的14763元……千年梯田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致富田”。

  今年,元阳县又投入180万元建成了哈尼梯田优选数字化平台,搭建玩转元阳、梯田认种、梯田直播、世遗产品销售、数字版权等线上商城和一站式服务,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将梯田带农致富的能力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