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痛点攻难点,助力“两山”转化
发布时间:2024-08-06 16:35:2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admin  点击:1730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调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近年来,我国围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推进试点示范建设。国家发改委印发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生态环境部推出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自然资源部推出四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各地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与示范,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目前仍面临不少短板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懿颉。

  中国环境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面临哪些痛点、难点?

  刘懿颉: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痛点、难点。

  一是存在“家底”统计尚不清晰。多地区开展了大量核算工作,并公布了GEP核算结果,但核算方法的一致性、可靠性需要规范。

  二是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例如,茶产业如何向多元需求的消费端延伸,盐湖产业链条如何向新材料、新能源等相关产业延伸。

  三是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调节类生态产品价值占比较大且消费者不明确的地区。

  四是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福建、浙江等省份做得很好,但还有一些地区配套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中国环境报:如何抓住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牛鼻子”,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刘懿颉:我们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化改革,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一是“自上而下”规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增强核算结果的权威性和可比性,充分发挥GEP应用效力。

  二是要建设涵盖生态产品生产、加工、制造、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产业化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机制。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发挥好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培育绿色转型发展新业态,推动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生产要素,赋能生态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区域生态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强生态产品产业化试点,进一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四是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国家战略协同推进,建立基于生态产品总值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激励运营主体主动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保护和增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升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基础支撑。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生态优势、就地就近致富的发展机制,塑造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共同富裕。

  五是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标准,加大生态补偿政策力度。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与碳汇交易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六是谋划并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保障重大工程,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地见效,推动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