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风险不断由自然系统向经济社会系统渗透蔓延,人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有效防范化解气候风险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热点课题。
降碳是国际社会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手段,也是应对气候变化讨论的焦点。我国在降碳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各地也纷纷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可以说,通过降碳减缓气候变化已深入人心并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行动与举措中。
但气温上升、极端天气频发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在通过降碳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同样重要和紧迫,减缓和适应两大策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比减缓,全社会对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和行动力度亟待提升,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的风险与危害,积极研究落实相应的适应措施。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明确了2014—2020年适应气候变化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2022年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要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把握扎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契机,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并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农业与粮食安全、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的适应任务。这些任务细致明确,需要全社会积极响应,研究具体有效的适应极端性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等引起的风险措施。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气候变暖的有利因素,研究趋利避害的适应措施。气候变暖,积温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对一些地区和生态系统具有有利的一面。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所需的热量增加,具有延长气候生长季、种植区和种植制度分界线北移、复种指数增加等有利的一面。需要加强对有利因素的研究,调整农业种植制度和布局,选育优良农作物品种,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建立农业领域适应技术清单,确保粮食安全。
比如有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暖湿化”现象并呈东扩发展趋势。尽管高温、暴雨山洪以及复合极端事件灾害风险会加大,但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加有益于地表植被的生长与恢复,有益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西北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也是重要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区,可以充分利用气候变暖的有利因素,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趋利避害应对措施,制定综合性系统性的应对举措,将气候变暖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