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面前,工程建设领域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以全球市场为舞台,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日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论坛上,行业专家探讨建筑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的工作方向,为擦亮“中国建造”品牌建言献策。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一是要强化基础研究,不断提高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变革性的创新成果,巩固世界领先技术,下力气破解“卡脖子”技术;二是要深化跨界融合,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来改造提升建筑业,充分挖掘新赛道上的新应用和新场景,大力推动绿色建造、数字建造、智能建造;三是要聚焦民生需求,积极研发和推广惠民实用的新型建造技术、建材产品和建筑产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工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福祉;四是要面向世界舞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助力“中国建造”走出去。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孙少斌表示,业界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推动新组建的建筑科学研究院锚定战略目标,聚焦功能定位,着力增强创新体系能力、技术供给能力和产业培育能力,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早日打造成为国家工程建设领域一支重要科研力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杰峰建议,整合优势力量成立行业共性技术研究院,聚焦安全韧性、绿色低碳、数字智能三大技术方向,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好”建设、工程建设标准提升、极端环境建造等重大任务和行业重点工作,通过多方协作、共建共享,持续巩固提升建筑技术,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建筑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惠民实用建筑技术,共同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工程建筑领域应积极推进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为科技创新和工程建筑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