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星球大战》在前,好莱坞何必再制造一部“童话版《沙丘》”
发布时间:2021-11-02 06:44:18  来源:文汇报  作者:糖匪  点击:9827次

WPS图片-修改尺寸.png

当一部小说被冠以“杰作”的冠冕,立即会吸引来好奇的目光,以及萦绕不去的那个问题:为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了不起的作品?

随着电影《沙丘》上映,同名小说《沙丘》这部写于1960年代的科幻巨著重新进入众人视野。同样的问题也落在它身上。

《沙丘》并非生来就受眷顾,屡屡遭到退稿,一度出版无门。无法确切知道作者弗兰克.赫伯特是出于何种心情,最后把小说给了一家专门出版汽车手册的出版社。那家出版社迄今为止共出过两套非汽车类读物,其中之一就是《沙丘》系列。作者时来运转,有了今天的《沙丘》。世上又多了一个励志故事。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电影《沙丘》上映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有机会走进这部上世纪科幻经典,由六部长篇小说构建的宇宙。并不是缺少阅读渠道,而是快速消费信息的时代里,有多少人有动力和耐心翻看完六部长篇科幻?哪怕《沙丘》当年一举囊括雨果奖和星云奖,到了今天,这荣耀也有点蒙尘。

当我们讨论一部作品为什么成为“杰作”,是在追问它值得被记住、被反复阅读的真正原因,是在用创作对抗遗忘。

《沙丘》发生在遥远未来,人类掌握星际航行技术,以群星为家园。由于智能机器背叛过人类,人类严令禁止使用智能技能,继而开发出自身潜能,拓展思维力量。故事以厄拉科斯星为舞台,各方势力为争夺宝贵资源“香料”,在“王子复仇”的经典故事背后,是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背景,主角和读者将一起面对个人身份的巨大困境。

以上只是笨拙地概括故事,正如同沙漠旅人无法通过言说“水”这个字来解渴,也没人能从概述中体会小说在幻想奇观下的思考。

从1965年到1985年,也即赫伯特离世前一年,他都在创作《沙丘》系列,人生中有二十年用来创作《沙丘》,留下六部长篇。联想到同样鸿篇巨制的科幻小说《基地》,以及更为人们熟悉的奇幻小说《魔戒》,不难得出一个看似玩笑的结论:一部小说如果“足够长”,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足够大的体量获得关注,设定和背景的充分空间得以展开故事,这个假想世界的逻辑在被一次次验证后,使这个世界的“存在感”坚实,令虚构之物变得可信以及迷人。主角保罗(即穆阿迪布)作为超人类意识觉醒过程,电影给出意境化的呈现,然而赫伯特在小说中写得具体详实。

长篇幅确保了围绕着人物的细节是丰满的,不仅令读者在阅读时移情,更会持续多年牵肠挂肚。复仇母题充满吸引力。相比《哈姆雷特》,《沙丘》对复仇母题的转换更接近《暴风雨》。遭亲人背叛的米兰公爵,带着独生女逃到荒岛,借助精灵的魔法,重新得回失去的一切。精灵,这一超自然的存在,恰似《沙丘》中的弗雷曼人,厄拉科斯星上的原住民。他们被奴役,被蔑视,却拥有古老智慧神秘力量,懂得如何在沙漠活下来,他们介入了群雄纷争,帮助其中一方获胜。即使没有《智慧七柱》以及1962年根据它改编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沙丘》里的弗雷曼人也会让人联想到沙漠里的贝都因民族。如何面对他者、理解他者以及使用其力量?这些问题到了今天,不但没有失去追问的必要性,变得更迫切了。

《沙丘》超前于同时代科幻小说,试图就他者关系给出一个答案。

弗雷曼人诸多脏污的行为,吐唾沫表示敬意,长时间穿戴能循环使用人体水分的蒸馏服,背后自有其道理。在极度干旱的星球上,所有问题都与保留水分有关。他们的文明技术深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对不同的文明,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传授保罗的面对方法:“学会每个世界的语言,不仅是人类的语言,还有‘岩石的语言,生物的语言,一种不仅仅用耳朵听的语言’,“理解必须与过程同步,比如融入其中,与其一同发展。“《沙丘》靠虚构之力建造现实镜像。外星文明、平行世界,我们在那里遭遇他者,除了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或许还有别的回答。

让小说《沙丘》重获关注的,还是同名电影的上映。经得起不同媒介转换,这是《沙丘》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

以1990年代同时推出的两款《沙丘》游戏为例,分别由法国Cyro Interactive和西木工作室制作,体现了截然不同的美学和设计思想。法国版多种玩法,主要以文字冒险类游戏(即通过解谜和NPC交谈获得信息以及工具)高度还原小说。而在西木工作室看来,最重要的是掌控香料的战斗,原著内容只是外衣。《沙丘2》成为一款资源争夺与管理的战略游戏,直接影响了游戏《红色警戒》(Red Alert)设计开发。

如何择取原著内容进行转化?哪怕是同一媒介,持不同理念的转化呈现出巨大差异。《沙丘》电影化也是如此。《沙丘》经过三次改编,前两次都失败了。第一次在1970年代,佐杜洛夫斯基导演用四年花费200万美元完成概念设计,预计片时长12小时,这让好莱坞感到项目失控,无法承受。这部没有拍成的《沙丘》成为后续科幻电影源源不断的灵感宝库,《异形》《星战》系列无不受惠于那场辉煌的失败。

第二次,导演大卫·林奇在1984年完成拍摄,但影片的票房和口碑差到极点。导演剪辑版是300分钟,上映时被砍了一半,这让林奇根本不愿署名。这部《沙丘》是高度舞台化的,绝大部分场景在室内发生,对战争场面敷衍了事,开枪只配音效,中弹者在没有任何特效辅助下直接应声倒地,保护战斗人员的屏蔽场,直接由大块马赛克来表现。这些粗陋的手法近乎粗暴地拒绝观众沉浸,拒绝大型视觉奇观。另一方面,林奇版《沙丘》的服装布景设计非常考究,观赏性和冲击力兼备,人物造型新奇又贴合身份,中世纪与未来太空风格融合。

眼下的第三次《沙丘》电影化,是一部符合好莱坞期望的作品。拟真的荒漠星球被带到观众面前,沙虫在屏幕上张开大口,观众一边惊叹着特效的逼真,一边在熟悉的中世纪复仇故事里成功打发掉两个半小时。在原著的故事外衣下,仍是成长中的少年为自我身份所困,面对将要承担的责任而迷茫。导演维伦纽瓦对《沙丘》世界做了最大简化。这个简化版的《沙丘》固然让人觉得安心舒适,只是,观众真的需要吗?毕竟,电影史上早有了一个电影系列被公认为是“沙丘的童话版”,那就是《星球大战》。

小说《沙丘》诞生于1960年代,跳出当时冷战框架关注生态主义的同时,又回应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技术进步。在当时,保守主义势力尚未崛起,年轻一代想象着另一种生活,脱离被安排的人生,脱离被财产利益绑定的生活,从种族、性别、资本中解放出来。《沙丘》根植于这样一个时代,作者用他构建的宇宙回应人们勇敢热情的理想,他笔下的女性和少数族裔不是符号和工具,他所勾画的权谋斗争不是简单的二元论。同样在那个年代,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站在科技革新的节点,赫伯特作为科幻作家,设想了一条背离甚至否定现实技术路线的未来,关于人类何去何从他不掩饰自己的迷茫。

卓越的科幻作品,能回应它所在时代的重大问题,同时它超越于时代,不被现实困住。它所做的是基于对人性和技术的理解,给出一个可能的未来。

在讨论完杰出作品的标准之后,或许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如何阅读、创作、定义这个时代的作品?如何在汹涌湍急的信息流里找回想象世界和未来的能力,小说进化的方向在哪里?无论以什么形式怎样的媒介,只有继续思考、发问、探究、创造,人类文明永不止步。

作者:糖匪(科幻作家,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