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硬核”院长郑翔:带领团队打硬仗抗疫情
发布时间:2020-06-08 03:46:00  来源:市场报网络版  作者:王雪梅  点击:399次

人们常说“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在湖北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院竹溪分院就有这么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而这个堡垒的核心人物就是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教授郑翔。

 

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加重蔓延,县防控指挥部决定在县保健院院区和中峰镇卫生院开辟一个新的新冠肺炎隔离红区病房定点救治医院和新冠肺炎隔离留观医院,指定由县人民医院牵头负责组建和救治工作。医院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讨论首批“先遣队”的人员安排。

 image.png

郑翔院长在伏案整理疫情资料。

 

郑翔51岁,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硕士,十堰市太和医院院务专员、太和医院医疗集团医院管理及运营专家,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疗集团竹溪分院院长。

 

郑翔自1992年参加工作,从事外科和重症医学专业二十余年,对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急诊急救、严重创伤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治、脑复苏、机械通气、重症感染、妇产科危重症抢救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开展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等四十余项,获得国内或省内先进。担任湖北省危重病医学会常委、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及危重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十堰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十堰市医学会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两项科研成果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郑翔原本是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硕士,十堰市太和医院院务专员、太和医院医疗集团医院管理及运营专家,2017年,在太和医疗集团跟竹溪县人民医院达成紧密协作医院时任执行院长,是年9月1日,太和集团全面托管竹溪县人民医院,他就成为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院竹溪分院院长。他在太和医院外科和重症医学专业二十余年,对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急诊急救、严重创伤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治、脑复苏、机械通气、重症感染、妇产科危重症抢救等方面有丰富经验。今年51岁,很早就听说他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优秀的科主任、医院管理及运营专家。抗疫以来,他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一直想采访他,可他实在太忙,没时间接待我们,我们一直在等待。现在,他终于能抽出时间见我们了。见了面,果然名如其人——沉稳睿智。郑院长语调轻松的对我们说:“现在竹溪县的新冠患者全部清零了,不那么忙了”!

 

零感染是如何做到的

 

image.png

郑翔(左二)指导隔离病区建设。

 

郑翔讲起了接收第一例新冠患者的经过。1月29日,发热门诊接诊一名从武汉返竹溪过年而发热的患者,医院CT报告:双肺大面积玻璃状,该患者直接来到传染科住院部。郑翔听到信息后以他特有的职业敏感问道“在武汉哪个区工作,在武汉有什么症状、作何处理……”,对方回答:“武汉就发热吃过退烧药,这次是陪爱人回娘家过春节的”,郑翔紧张起来,要求该患者住单间病房,马上将其病房隔离等待进一步核查。有过“非典”经历的郑翔看到患者肺部影像资料后觉得不是“甲流”那么简单,马上决定上报县卫健局,申请进行核酸检测,结果被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而且还是重症,好险!郑翔决定马上起动医院应急预案,当时医院己经准备好了三个抗疫梯队,由感染性疾病科卜召清主任率第一梯队进入感染性疾病科的隔离区,开始了抗疫“战疫”。郑翔又马上安排对这名新冠患者所经过的有限区域进行严格消杀,幸好这名患者带着口罩,医护人员接触这名患者时都按要求配戴了N95口罩且保持2米的距离,郑翔确认医护人员不会被感染,这才放心了。回顾这一过程,如果相信了最初诊断,如果把这名患者留在普通病房,如果没有及时把患者隔离,如果没有及时安排核酸检测,如果医护人员疏于防护,每个“如果”成为了现实,那后果都是严重的。但是在郑翔这里,这些如果是不能发生的。郑院长说自己运气好,其实病毒不关照任何人,我们只能说“平时决定战时,细节决定成败”,还是郑院长指挥有方,处置得当。

 

零死亡的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郑翔介绍说,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对新型病毒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临床治疗主要是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如果要问什么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那我的回答是“精准看护”,勤查房,勤询问,勤疏导,及时发现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在第一时间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发现的越早、越及时、早隔离,治疗效果就越好,患者度过了坚难期就会逐渐好转,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做到精心、细心、耐心。我们最忙的时候一天接待6名患者,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跑着工作,戴三层手套,护目镜满是雾水,内衣湿透,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要完成插管、抽血、输液等工作,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再有就是心理疏导致关重要,临床上常见由心理因素造成病情加重,而传染病患者更容易产生恐慌心理,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就尤为重要。我们的医护人员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患者说他们比亲人还要亲。再有就是生活上的照顾,饮食对患者的康复也很重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釆用不同的饮食,增强患者抵抗力。听了郑院长的介绍,我们感到在隔离区能做到这些真的不容易,在心里默默向他们致敬!我们还了解到,有一位患者,入院时血氧不到60,属危重症,各种检验处置都很困难,郑院长亲自带领一名医生到病房对该患者进行插管等高风险救治,使这名患者转危为安。我们问郑院长,作为院长为什么还要去做普通医生那样的工作,他对我们说:在当时有个特殊情况,一个是这名患者比较特殊,他的生命体征危重,还有被他传染的有1个人,就是他的结发妻子,他当时情绪非常不好,内疚、恐惧,心理压力很大。再一个是当时抗疫处于关键时期,患者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压力越来越大,都面临严峻考验,这时如果出现问题将对我们整个医护团队产生不小的打击,我亲自处置这个病例,就是为了给大家鼓劲,起个带头作用,我也是一名医生,30年了,在太和总部时参加过很多疑难病大会诊,治疗过很多患者,在关键的时期就更不该做傍观者,至于风险,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作为院长更要以身示范,给团队做个榜样。听郑院长这样说,我们无言以对。截止3月15日(清零日),竹溪县新冠肺炎隔离红区病房共收治新冠患者27例,疑似16人,发热患者372人,其中危重病1例,至今零死亡,受到省委巡察组的好评。

 

郑翔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我们了解到,郑院长带领的梯队进入抗疫一线到现在己有45天,己轮换到第四梯队,可郑院长却没人替换。疫情发生后的每一天,郑院长每天都在本部、隔离红区、隔离留观区,给县领导汇报,跟县级专家会诊在汇报,人员、物资、设备等调度,周转,有时还得穿着防护服进入病房,他对每个患者的情况都非常了解,还要处理医疗、隔离区等各方面事务,每天要甚至工作20小时,吃盒饭,办公室的接待客人的三人沙发椅子就是睡觉的床,毕竞是50多岁的人了,我们问郑院长是怎么坚持下来?郑院长告诉我们,那段时间确是到了身体所能承担的极限了,没办法,不那样不行啊,病房患者多,又零散【三个不同的地方,新保健院县委定为新冠肺炎隔离治疗红区(确诊和疑似2个区)、中峰医院县委定为发热隔离留观病区、本部济安楼发热隔离留观病区】一天24小时总有新情况,想睡觉,可一个电话打进来,还能睡觉吗?有段紧急时期,连续3天没合眼,也过来了,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你知道红军行军时不是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吗,一个人要是被逼急了,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是的,一个人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那就任何困难也压不垮!

 

总是说自己没做什么

 

当我们联系郑院长要釆访的时候,郑总是说自己没作什么,都是些正常的工作,没什么好说的。但正是由于这30年来在重症医学临床所做的这些“正常”的工作,也正因为自己是“重症人”,对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急诊急救、严重创伤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治、脑复苏、机械通气、重症感染、妇产科危重症抢救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开展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等四十余项,使他获得了很多荣誉和褒奖:国内或省内先进。担任湖北省危重病医学会常委、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及危重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十堰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十堰市医学会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两项科研成果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我们从郑院长30年“正常”的工作里面看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坚定的信念与追求,看到了勇敢的担当与坚守,看到了高尚的品格与情怀。

这个团队能打硬仗

 

 采访过程中,郑院长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他所带领的这支团队。这支队伍非常团结,听从指挥,协作精神强,能吃苦,不怕困难,都主动报名参加一线梯队,没有人讲个人困难,没有人计较个人得失,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的确,这支队伍承担着保障共公卫生安全的重要责任,疫情就是命令,他们就是全副武装的白衣战士,容不得半点犹豫和懈怠,容不得丝毫计较和推辞,别无选择,一句话:人民需要你们!他既是普通的医生,又是勇敢的战士;既是柔弱的天使,又是可依靠的大山,这就是他们特殊精神气质,他们是医疗队伍中的一朵奇葩。

 

 康复患者不会忘记

 

我们这次新闻采访还联系到了第一位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他代表新冠肺炎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和遗憾,那就是不知道在病房里照顾他们的医生长的是什么样子,都想回来看看这些医生,一定要记住他们。他说,这一生最难忘的就是新冠病毒感染经历,最感谢的就是这些救治他们的医护人员,他们要常记着那片情,那份爱。

 

“我们是经过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此要感谢贵院对我们前期的及时诊断隔离和各种支持、帮助与关怀,尤其要感谢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疗集团竹溪分院院长郑翔及他的团队对我们细心、耐心、精心的诊断和指导,是太和医院竹溪分院院长郑翔及他的团队给了我和我爱的人第二次生命!”这是2月6日在新冠肺炎隔离红区病房治愈出院37岁的吴文(化名)先生委托其爱人,3月20日给竹溪县人民医院太和医疗集团竹溪分院送出的一封感谢信和一面“危境逆行展风采医术精湛灭新冠”的锦旗。吴文(化名)的妻子,说:“本该在出院当日送感谢信和锦旗,因为,医生嘱咐:康复出院了,一定要在家中隔居半个月,所以,到现在才来,谢恩人;第二目的,主要还有,是想亲自到医院来感谢你们……”。

 

“我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生病,而是担心传染给别人,但医生在给我首诊的时候,凭经验判断出了我和我太太的病情,及时将我们隔离,我非常的感谢他们。”吴文说。

 

首诊医院精准判断得到了及时救治。“我在武汉家中,开始出现低烧到医院检查开了药物,没说隔离就让我稍微注意一下。我带着太太从武汉回回竹溪老丈人家过过年,太太开始出现不舒服症状。1月28日(正月初4)我和太太一起到了县人民医院就诊。”吴文回忆着,到医院急诊后,抽血检查,拍完CT,检验报告出来,医院马上就将他们夫妻两人进行了隔离,通知上报院领导和公共卫生科。

 

1月28日,他们夫妻二人都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时就收到了感染性疾病科隔离,开始治疗。

 

吴文妻子称,吴文有很强疾病意识,他被确诊后就联系了他之前所有接触过的家人朋友,请他们都及时隔离检查,所幸的是都没有被感染。

 

“我们在竹溪老家,首诊医院县人民医院单独隔离,医院不仅凭借经验精准的判断出我们的病情,疏导我们情绪,在隔离治疗期间也给了我们很多生活上的帮助。因此给他们写了这封感谢信。”吴文说,他和太太都是空手去的医院,当初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隔离,在小房间中的生活用品,都是医院为他们提供。“等疫情结束,准备为他们制作一面锦旗,亲自送过去表达感谢。医生每天都会过来给我们做各种检测,体温、心率、血压等等,然后每天给我们吸氧。”吴文说,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整天穿防护服身上全是汗水,真的特别辛苦。

 

现在出院后的吴文和妻子,在家中依然很注意安全防护,每天在家里都会带上口罩,做好消毒,也很少出门。他们自己单独一个人吃饭,家里人吃饭时也都彼此使用独立碗筷,做好防护措施。

 

“这算什么,和武汉的医生相比,我这就算很轻松了。再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拼命还等何时?”郑翔院长寥寥数语,彰显了一名医务人员的仁善之德,更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大无畏的精神风范和青松品格。

 

这就是县人民医院太和医院竹溪分院的抗疫先锋,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松柏风骨!

 

我们的采访结束了,但疫情还没有结束,人间大爱还在延续,还要谱写新的篇章!

 

祝郑院长和他带领的一线抗疫团队工作顺利、平安吉祥,祝县人民医院太和医院竹溪分院在郑院长的带领下坚守38万竹溪人民的健康。(张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