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不只有耕地农业,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时偕行,千百年来农耕文明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式,也是时候变一变了。
近日,国家林草局公开通报2024年第二批毁林毁草典型问题。今年已公开通报的20个典型问题中,有6例直接涉及毁林毁草开垦,还有3例为农牧企业毁林毁草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以及修建牛棚和道路、建设管护用房等。
很长一段时间里,开荒种地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也因此获益良多。比如“一年四季冬最长”的“北大荒”,在几代垦荒人数十年的努力下,蜕变为沃野千里的“北大仓”,如今每年粮食调出量稳定在400亿斤以上,粮食商品率保持在95%以上,可以满足1.6亿城乡居民一年的口粮供应。再比如位于浙江省台州湾东南海域的大陈岛,20世纪50年代467名青年陆续上岛支援建设,在荒岛上发展出种植业、畜牧业和海洋养殖业,也留下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可以说,正是因为开荒种地,我们才能有如今的衣食无忧。也正是因此,一些毁林毁草开垦的农民认为,开垦荒地,多打粮食,何错之有?
首先要明确的是,加大对毁林毁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是说种地不重要了。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然离不开耕地这个命根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要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但与此同时,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同样重要,我们也要看到,把一块原本生长草木的地转化为耕耘农作物的地,会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的改变。塞罕坝之前的退化就是从清末开围放垦、森林植被被破坏开始的,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从“千里松林”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景象,风沙甚至影响到100多公里外的北京,新中国成立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人工造林,才逐渐恢复了塞罕坝的美景。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关系着当下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因此,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都必须牢牢守住,哪个都不能突破。
我们如此在意每一片森林和草原,还因为看到了林草的多元价值。著名草地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中华农耕文明以专重农耕为基础,在相对封闭而广袤环境中诞生的陆地农业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社会,而当前,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农业不只有耕地农业,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在过去更加注重土地耕作、奉行以粮为纲观念的时候,增加耕地就意味着多打粮食,可以填饱肚子。而当下,在大食物观、大生态观的指引下,传统粮食生产范围和安全边界得到拓展,我们不仅要保障“米袋子”安全,也要保障“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油瓶子”“奶罐子”安全,不仅追求食物数量和种类,也更注重食物的品质和质量,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和农林牧副渔的和谐发展。而这些肉、奶、果、菌从何而来?广袤的森林和草原可以给我们答案。
既然农业发展观念发生了变化,农民生产观念的转变也成了当务之急。即便是抛开土地用途、权属等硬杠杠,我们也不能再以过去的眼光看待所谓“荒地”了。比如一些被称为“草甸子”的地方,看似甚是荒凉,实际生长着骆驼刺、苜蓿等植被,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能为牛羊提供饲草,以另一种方式为我们提供食物。2018年以来,国家林草局挂牌督办51个破坏林草资源问题严重地区和67起毁林毁草典型案件,公开通报59个典型问题。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公开通报两批20个典型问题,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今年加大了对毁林毁草典型问题公开通报的力度。想必也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警醒更多人,加快转变农业生产观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农耕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厚重而辉煌的底色,时至今日仍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然而,与时偕行,千百年来农耕文明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式,也是时候变一变了。